体育直播吧

直播吧今日为您提供90场比赛直播

张辉:梦想是为河南争光让每一个孩子都发挥到极致却不是唯一的梦想

作者:dedeadmin.com文章来源:体育直播吧发布日期:2020-01-24 03:36:21

2019年的最后一项赛事——国际乒联总决赛在郑州激战正酣时,看台上出现了一张熟悉的面孔。在家乡举办的大赛,张辉不可能不来,她不但来了,还带来了很多正在学球的孩子,这些孩子是她麾下郑州辉煌乒乓培训基地的注册小球员。从国手到教练,再到如今的孩子王,张辉一边实现着自己的理想,一边带领着孩子们走在梦想通往现实的路上。

“看马龙打完那场球,我心里很难受,最后退役的时候,我也是这种感觉。

张辉最辉煌的时候是在1997年,在那一年的第8届全国运动会上,她搭档邓亚萍为河南获得了乒乓球女双冠军,还另外拿到一枚混双银牌。在搭档邓亚萍的眼里,张辉是和自己一样“天赋不高”的人,特别是张辉选择的前三板拼抢型打法,更是要比常人付出加倍的努力,只能用刻苦甚至残酷的训练来达到想要的高度,“没有捷径,就靠死磕”。

拼尽全力的训练让张辉的身体承受了太多,“当你全力以赴地练上三天之后,你会发现穿裤子、系鞋带都弯不下腰去”。21岁那年,张辉因为腰伤选择了退役。也正因此,当看到马龙、丁宁这样的功勋队员依然在场上那么拼、那么想要时,张辉的心里充满了感同身受的敬佩和心疼,“常人不会想到他们有多痛苦,是怎样在坚持,即使能想象,也不可能感受得到”。

尽管还很年轻的张辉正是当打之年,但她没有像很多退役运动员那样选择成为“海外兵团”的一员,“还在国家队的时候,我曾经代表荷兰的俱乐部打过欧洲的比赛,当时赢了意大利的谭文玲,但是那种两个中国人代表外国队站在场上去打的感觉,我真的不喜欢”。彼时,恰逢河南乒乓队成绩滑坡,省队主教练的位置空了出来,“我知道自己喜欢球也喜欢教人,就接着了”。

喜欢球也喜欢教人的张辉,从此再也没有离开这两件事。掌印河南队8年,她为国青队输送了一批优秀的苗子;带北京大学乒乓球队4年,征战乒超联赛和大学生赛事;作为访问学者出访瑞典一年,为乒乓球的国际交流也助了一份力。2014年,张辉终于又回到了乒乓球的起点,在郑州创办了辉煌乒乓培训基地,任总教练,开始踏踏实实地从一次挥拍、一次击球来培养乒乓球最初的生力军。

辉煌乒乓培训基地的教练班子(左起):高飞,井长昊,杜瑞豪,张辉,赵丹妮,孙昊

“刘伟问我,手痒吗?想不想上啊?我说想啊!

坐在看台上的张辉,是真的手痒,“没打够”是她运动生涯的遗憾,“我觉得自己那个时候的潜力没挖掘完,最多也就挖出了一半”。练得顺手就会兴奋,练不顺的就干脆回避不去练,张辉也曾经犯过很多年轻运动员会犯的错,“如果时间能倒回,我不会再那么任性,我会好好去磨炼那些漏洞和缺点,会更冷静。谁能提前想明白这件事,谁就能提前长大,所以我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能把孩子们的潜力挖掘出来”。

和打球时候的风格相似,张辉当教练也算得上“铁腕”,“当初刚接河南队的头三个月,晚上再也没有人不熄灯或是逃出去玩了,都很安静地睡觉了”。如今的培训基地里,从4岁半零基础的孩子到18岁准备考大学的孩子都有,张辉同样在严肃认真地做事,“我们俱乐部也出了全国冠军、全省冠军,也向省队输送过队员,虽然创办时间不长,但苗子的培养速度还是可以的”。谈到自己蒸蒸日上的事业,张辉露出一丝欣慰。

“俱乐部的名字是徐(寅生)主任帮我写的,前一段在上海见到徐主任,他说我现在做强了,但是还没有做大。”然而做大显然没那么容易,特别是对于一丝不苟的张辉来说,“做事情做到后面就会发现是需要文化底蕴的,会觉得自己能力有限。包括我打球的时候也是这种感觉,打到后来就觉得自己对球的理解不够,厚度不够。如果重来一次,我一定会去好好念书,尽可能提高自己的能力。眼下我先把自己仅有的事情做好,后面会考虑做一下高水平运动员的培训”。

“有个朋友说,看到我的队员在总决赛现场拍照,感动到流泪,因为孩子们可以离梦想这么近。

在张辉们小的时候,离梦想如此之近的机会可能少之又少,或者说,更多的孩子都是没有太多梦想的平凡人。张辉说,她当年的梦想是为河南争光,成为全国冠军,所以自己作为一名运动员的最高成就也止于了全国冠军,“付出努力的方向和梦想是吻合的,目标不一样,给自己的定位和自信心就会不一样,所以想练出成绩的话,是应该拿世界冠军当目标的”。

作为一名教练,培养出世界冠军当然也是终极目标,“运动员可以直接体现价值,但当教练是需要通过运动员来体现价值的,也许一个教练一辈子就在等那一个人”。然而对于张辉来说,“等那一个人”却不是她唯一的梦想,“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成为世界冠军,我尽我所能,让每一个孩子都发挥到极致,让他们能够受益于乒乓球,让他们变成最好的自己,对于一个教练来说就算是一种成功”。

相对于教练来说,张辉更喜欢称自己为一个体育教育者,“现在孩子们的家庭条件都很好,不需要通过竞技体育来改善家庭状况,他们更需要通过乒乓球这个载体来学会如何做事和做人”。这一点,张辉自己感受颇深,“我从小离开家,形成三观的年纪都是在国家队,所以很多东西都是受益终身,永远带着烙印的。乒乓球占据了我人生的十之八九,是我人生里的大世界,而我只是乒乓世界里的一个小小分子。所以我很喜欢现在的状态,在最基层的地方,把我那么多年累积下来的经验教给孩子们,看着他们进步,因为我知道我在任何位置做好,都是能够发光发亮的。”

张辉幸福的一家人(“我的大外甥和姐夫在外地,合影时没赶过来,还问能不能把他们P上。”张辉笑着介绍说,“一家人都很想上杂志。”张辉还给了自己和家人们一个温暖的定位:善良的可爱的酷爱乒乓球的平头老百姓。)

张辉经常对孩子们说:“你们篮球比分赶上这样的时代,真的太幸运了,这个舞台足够大,完全看自己的能耐。”而对于张辉自己来说,她也在另一个精彩的舞台上继续体现着自己的价值,“谢谢做俱乐部这些年所经历的一切,谢谢那些曾经帮助过我的人,在追寻更好的自己这条路上,我为自己的每一步而感到满足”。,

标签: 张辉 都能 位置 乒乓 梦想 孩子 河南 时候 感觉 郑州 张辉 乒乓球 教练 邓亚萍 河南队

分享按钮